您的位置:首页 > 易推广资讯 > 国内动态 > “人造肉”在中国开始兴起,豌豆蛋白市场迎来长足发展
关注易推广,获取最前沿仪器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19/7/12 来源: 食品商务网 阅读次数:12959
【导读】巴克莱银行5月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十年,人造肉将有可能拿到肉类市场10%的份额,市场规模估计会在14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实际上有两种常见的“人造肉”形式:一种是豆蛋白肉,也就是素肉和蔬菜肉。它主要由大豆、豌豆和其他蛋白质制成。这种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另一种是“种植”肉,也就是在实验室里使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利用糖、氨基酸、油脂等营养物质进行培养,使之成为“人造肉”。
在2013年,马克·波斯特培育出了世界第一块试管肉,成本高达25万欧元;在2015年,Memphis Meats公司用试管牛肉制作了肉丸,每磅成本达到了1.8万美元,则每克试管牛肉就高达39美元……这种贵到离谱的价格,相信不少人听之都会“瑟瑟发抖”吧,且有调查表示普通消费者真正要吃上试管肉最早也要到2021年。
因此,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植物蛋白替代品由于成本低、市场接受度高等一系列原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Beyond Meat为例,他们还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研磨、捣碎、浸泡、高温挤压、加酶等步骤,即可做出“植物肉”来。
那为什么是豌豆蛋白?
我国人造肉新品牌“珍肉”创始人吕中茗曾对媒体透露:“过去的素肉原料主要是大豆蛋白,但豆腥味很难解决,豌豆在风味上便更具优势,且大豆还存在转基因顾虑。”珍肉在接下来的植物肉发展中,便看好豌豆蛋白的市场。
豌豆蛋白也因为“人造肉”的火,开始变得热销起来。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豌豆蛋白消费量与2015年相比,其实翻了一番,达到了27.5万吨,预计到2020年,其消费规模还将增长30%,到2025年,全球豌豆蛋白消费量将会增至58万吨。
在我国,素肉“早有耳闻”。我们所吃的素鸡、辣条等,都可以称之为“人造肉”,因为都是豆制品,但与国外的“人造肉”差别在于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他们不仅追求纯替代,就连色泽、口感、营养成分比例等,都要和真肉无异,达到以假乱真。
在中国,以豌豆蛋白为主生产“素肉”的,双塔食品算得上一个。双塔食品在过去6年里,豌豆蛋白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7%,在总收入中占比逐年增高,在主要收入过程中,豌豆蛋白的毛利率是最高的,在2018年达到了55.05%。
肉类的过度食用,能带来如肥胖、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同时饲养牲畜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基于健康饮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人造肉”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之一。而我们中国又是世界第一大肉类食品消耗国,且中国“人造肉”市场目前还处于较为空白的阶段,豌豆蛋白的长足发展,将有利于解放部分食肉消费者,让该空白市场取得进一步的替代发展。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易推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易推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
使用,并注明"来源:易推广"。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 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易推广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