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面对诸多目标,如何实现统筹兼顾,如何实现先立后破,从而达到稳步有序转型的效果,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5月12日,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联合能源基金会举办“能源中国——能源转型再出发:先立后破,稳步推进”专题研讨会,邀请能源、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就能源转型和先立后破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双碳”目标的平稳实现提供更多有益思路。
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
“加强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表示。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这一块越大,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就越强”,杜祥琬表示,它不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不像油气依赖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这样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杜祥琬表示,正确认识能源资源禀赋,基础就是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能否都实现。安全可靠是对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经济可行的能源社会才会接受,而绿色低碳是能源转型大方向。所以,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的新型能源系统必须逐步做到满足这三个目标,把这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变成“可能三角”,这才是能高质量的能源系统。
杜祥琬称,能源转型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是方向清晰。观念的创新和工作开展会引领能源革命,共同成就中国能源的新常态、高质量和新体系。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表示,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碳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足够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张益国表示,当前,超过140个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目标,超过100个国家制定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支持和优惠政策,特别是欧洲国家,在近期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下,虽然短期重启煤电以确保供应安全,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
对于中国来说,张益国表示,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有外因,有内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未来气候变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国责任。
张益国表示,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着土地空间、并网消纳、安全运行、经济性等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建议:一是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二是保障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空间。三是全面提升电力系统韧性和弹性。
能源转型做好“先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出席论坛时表示,能源转型做好“先立”,第一要立电源,加速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第二要立储能,拥有一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能源系统,才有可能提供稳定的、平稳的能源供给。第三要立电网,中国要有强大的电网,既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问题,又要能实现省际互通互济。
谈及中国能源转型的时间框架,邹骥提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基于中国现有庞大的化石能源,特别是从煤炭等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来看,中国煤电机组即便超期“服役”也不会超过20年,也就是说这个周期到2040年前后。
第二个周期是技术周期。主要是面向新型能源系统的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储能、输电、智慧电网、需求侧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20年里,这些技术完全有可能强大到足够“先立”,立起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个周期是投资景气周期。邹骥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加大投资的好时机中,但一定要把握好投什么。应利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非化石能源“立”起来,同时严控化石能源的增量,以期实现能源顺利转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指出,储能是支撑发电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纳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支撑用户侧能源管理和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
不过,刘永东表示,从近中期来看,新型储能经济优势不够明显,仍需统筹发展抽水蓄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响应等灵活调节资源,作为有益补充。而且电化学储能电站也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这其中既有产品质量需要加强、电站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新能源配储制度优化、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电力市场建设等深层次问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针对电网规划建设,全国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原冰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尤其需要加快建设大范围高效配置大电网,灵活柔性智能主动配电网,推动网源荷储协同发展,实现清洁能源的广域高效配置与和就近消纳,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大电网正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电网技术和规模跨越式发展,大范围、大容量配置能力不断增强。要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展,不仅需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政府、行业、相关企业和用户共同努力,加快推动市场机制建设,提升综合协调管理能力。” 周原冰预计,未来我国将建成安全可靠、结构清晰、交直流协同发展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同时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跨国互联的电网总体格局。2030年,电力流规模进一步扩大,跨区跨省电力流总规模超过4亿千瓦。2050年,跨区跨省电力流将达到7亿千瓦。
周原冰表示,要在未来4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面临排放总量大、减排难度大、制约因素多等挑战,需要迅速形成能源电力转型的强大合力,而规划建设大范围高效配置的大电网,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科学规划布局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二是持续优化区域骨干电网网架;三是不断完善各级省级电网的主网架。
电煤消费预计在2030年后进入下降拐点
“立足当前,我们多能互补,仍然要用好煤电,要让它做好发电的主力,同时进行清洁高效的改造,再加上二氧化碳捕捉利用和存储。同时要对煤电进行灵活性的改造,让它支持可再生能源调峰,而政策也要支持煤炭和新能源协力转型,这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杜祥琬表示。
谈到碳达峰、碳中和,杜祥琬表示,稳步由以煤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这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化石能源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期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要协调互补,先立后破,构建韧性的能源体系,保证当前和长远的能源安全。“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拆老房子。”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部门,电力行业减排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最关键的议题之一。
傅莎表示,“双碳”目标下,中国煤电转型方向清晰,从长期看,非化石能源需要在未来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据明显比重,煤炭消耗量应争取尽快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但从现实层面看,煤电仍起着重要作用。
“2022年新能源虽快速增长,但仍需煤电补足用电供需缺口。非化石能源的新增发电仍只能满足约四分之三的新增电力需求,意味着余下的四分之一需要常规能源补足,其中一半源自煤电。”傅莎指出,电煤消费预计于2030年后进入下降拐点,该时期内新增电力需求将尽量由可再生能源电力满足;之后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大幅替代煤炭,预计到2060年煤炭消费量下降到约3亿吨。同时,随着电气化需求上升,未来电力需求将呈大幅上升态势,从2020到2023年的年均3.8%的增速,后续接近2%的增速,到2060年电力需求可能会达到19.3万亿千瓦。
针对电煤消费下降和电力需求攀升,煤电行业转型面临挑战,傅莎提出三大举措:短期内要严控新增煤电项目;设计煤电转型的顶层规划;煤电企业应积极寻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