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我国走向世界、引领全球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新一代钢铁人要推动钢铁行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5月29日—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学习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指出,科技创新支撑中国钢铁由小变大变强,也决定中国钢铁未来。
2022年发布的《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共识》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钢铁材料升级、关键材料供应、钢铁产业智能化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的落实“双碳”部署、建立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实现全流程极致能效和加强协同创新的建立产业链合作、原创性技术突破、共建原创技术策源地3个维度9个方向提出了目标共识。姜维在全面系统阐释了工艺流程进步、钢铁产品进步、冶金建设进步、绿色发展进步、信息化数字化进步、标准质量进步等在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由小变大变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表示,“卡脖子”材料问题、工业软件问题、共性技术研发问题、上下游协同发展问题、原创未来关键技术问题等影响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决定着中国钢铁的未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认为,一直以来,钢铁工业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伴随下游行业发展,钢铁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近两年来,中国钢铁消费下滑明显,预计几年中国粗钢消费量将呈震荡下降趋势。同时,钢铁需求结构性变化态势明显,钢结构、风光电和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等领域未来需求将呈现增长,汽车用钢将有增有减对钢铁企业的投资方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骆铁军介绍说,通过近期的调研,企业普遍认为,当前钢铁市场不太可能如2008及2015年后迎来新一轮上升走势。从房地产市场震荡下行拐点显现、出口导致钢材间接出口下降、财政货币政策边际效应减弱三方面分析,粗钢消费量、产量难以再创新高。并且,房地产是影响钢铁需求的关键变量,螺纹钢是影响钢材总体价格走势的标杆。如全行业不进行有效的产量控制,未来钢铁行业可能在微利边缘徘徊,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
基于对未来钢材需求和结构变化趋势的判断,骆铁军分享了对钢铁行业发展方向的五点思考:一是强化行业自律,要从供给侧下功夫,维持供需平衡;二是绿色低碳促进了电炉建设和废钢大量使用;三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将对推动高质量钢材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四是高档次钢材产品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五是单一螺纹钢生产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将更具生命力。
姜维强调,政府机构是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钢铁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研究机构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下游产业链是科技创新的协同力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应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加强组织促进合作、竞赛评选推动创新、服务创新形成合力,把四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