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断壮大,建立健全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1月2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城市资源协会利用专委会联合承办、镍协会(加拿大)北京代表处协办的“双碳”目标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节能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时希杰认为,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行业向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四化”方向发展,用更少的资源投入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产出。下一步,要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为主线,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方面重点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废旧物资产生量逐年增加,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补充产业原材料供应、缓解资源约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深化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表示,在国家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在行业企业的积极探索下,我国以废旧金属循环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利用途径不断扩展、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升、资源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循环经济是助力降碳的主力军,通过不同的替代方式,包括材料替代、流程优化、燃料替代等为碳减排提供了很有力支撑。对此,赵凯谈了几点感触:一是循环经济尤其是资源循环利用大有可为;二是制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很多,需要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去破解;三是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内领军企业作用,加强横向协同创新,大力提升科技水平;四是需要深入做好区域协同,合力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事实证明,循环经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同时,对于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如果能够通过修复重新加以利用,就会减少重新制造所带来的能源和物料消耗,所以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对节能降碳工作作用很大。2022年,我国废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废橡胶、废玻璃等十大品类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超过了3.7亿吨,大大增强了我国战略资源的安全性,降低了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风险。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清楚资源循环利用仍存在回收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低、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政策不落实等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亟待加快解决。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时希杰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要素保障不到位、支持政策不够有力、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实体经济和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目前无论是节能降碳、循环经济还是废旧物资循环产业,都需要技术的加持和赋能。”时希杰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