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牵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近日,位于河南洛阳的中信重工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Φ12.2m自磨机获世界之最认定、全球首套5600mm轧机支承辊采用483吨钢锭锻造成功。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们必须通过加大基础技术研发和支持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武汉琦说。
近年来我国工业体系取得快速发展和巨大成果,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但仍存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核心辅机等工业基础领域相对薄弱,工业企业因盈利能力偏低、试错成本高等因素导致技术进步慢、成果转化难等困难。
武汉琦介绍,近年中信重工不断以实实在在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推进强链补链,如专用高强钢铸锻件连续17次护航神舟飞船升空,世界最大规格5600mm粗轧机牌坊一次性成功浇注,自主研发新型蒸汽汽轮机组打破铅冶炼行业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研制交付国内最大规格高端大型马氏体不锈钢转轮中心体整锻锻件。
“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关键材料、加工工艺、设计软件等基础领域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营、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制推广、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进口等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上,尤其在“卡脖子”关键技术装备、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键领域,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武汉琦表示。
在加大对基础领域的研发支持力度方面。武汉琦表示,目前工业基础技术研发具有周期长、难度高、投入大的特点,仅依靠企业的人才储备和资金水平难以独立开展。因此,希望能够从国家层面调动相关资源,加大关键材料、加工工艺、设计软件等工业基础技术领域课题立项和课题实施的支持力度,组织国家顶尖专家团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予以指导并加大课题的经费支持。
同时,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希望有关部委在遴选国家研发课题的承接单位时,能够优先考虑由对应领域企业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接,为之后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夯实基础。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营方面,希望有关部委能够从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资源配置、运作模式、科研场地、仪器设备等维度出台支持细则与指引,使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可操作、可落地。
武汉琦建议,加大对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研制推广首台(套)重大装备的资金奖励和评奖支持,缓解企业资金负担与成果转化投入大、周期长的矛盾。二是加大对国产核心部件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力度。中信重工和洛轴联合研发低速重载矿山重型装备特大型轴承,助推我国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打破进口轴承市场垄断;但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动力机械等领域还存在核心部件由进口产品垄断的情况,尽管国内厂家积极开展技术产品攻关,但基于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考量,使用单位不敢试、不敢用的问题依旧存在,希望相关部委能够出台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进口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为使用单位决策提供指引和支持,鼓励使用单位积极尝试国产装备,从而对国产核心部件的产业推广提供支持,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从产业链末端的“世界工厂”,向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