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优质供应
详细内容
中医体质辨识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的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体质理论的源头,即使现代体质养生专家重新划分中医体质的不同分类时,也是脱胎于此。
《黄帝内经》认为,在遇到病邪侵袭时,身体发病与否,不仅与病邪的种类及其量、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身体体质有关。《素问.剌法论》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中也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表述。正气不足是身体发病的主导因素,体质就其生理基础及表现特征和功能活动而言,是正气盛衰偏颇的反映,人体体质的强弱是邪气能否致病的前提。
在外感病的发生中,体质虚弱,则正虚感邪而发病。若是体质强壮,正气旺盛,卫外固密,抗病能力强,病邪就难以侵犯人体,即使病邪侵入,身体也能及时调节修复,驱邪外出,疾病也就无从发生。《灵枢.百病始生》中就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在内伤病的发生中,体质同样具有决定意义,《素问.经脉别论》中“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pyy
文章来源:http://www.jndl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