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会员类型:会员
已获得易推广信誉 等级评定
41成长值
(0 -40)基础信誉积累,可浏览访问
(41-90)良好信誉积累,可接洽商谈
(91+ )优质信誉积累,可持续信赖
易推广会员:9年
最后认证时间:
注册号: 【已认证】
法人代表: 【已认证】
企业类型:生产商 【已认证】
注册资金:人民币1240万 【已认证】
产品数:290
参观次数:690999
手机网站:http://m.yituig.com/c113979/
旗舰版地址:http://www.zwiniot.com
技术文章
智易时代水质监测设计方案
点击次数:14213 发布时间:2018/8/10 18:01:40
1、站房建设方案
1.1建设要求
为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仪器摆放的监测站房需达到下述的一定要求。
(1)位置:监测站房应建在监测点位附近,距离不大于50米,zui好在10米以内,并且站房区域没有振动、噪声、强磁场、通讯盲区,对仪器的测量及数采仪的数据传输无影响,同时监测站房的设置不会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
(2)构筑材料:按一般民用建筑的有关规定要求设计,结构材料符合监测用房的安全要求。可采用集装箱改造站房,留有门窗,做到空气流通良好。
(3)屋内环境:室内设空调,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应符合ZBY120-83的要求,仪器正视方位不得有阳光直射,即室温约10-35℃、相对湿度75%以下、通风良好、无强震动和磁场干扰。
(4)防雷:设接地线路,接地电阻<4Ω。
(5)防水:集装箱改造站房安放位置高于地面,做到良好防水。
(6)供电:监测站房内有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接入220V、频率50 Hz交流电,总功率为10kw(zui低不能小于5kw)。五芯橡套电缆(6mm2)经地下埋镀锌管引入屋内。电源引入线使用照明电源,电源设明显标志,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断电;接地线设明显标志。站房电源设置系统总开关。所有电线加硬质保护管贴墙壁铺设。室内顶部安装40w白炽灯,满足照明要求。
(7)防火:监测室内设干粉灭火器一只放于进门处的明显位置。
(8)辅助设施:工作台、桌、椅等。
(9)监测站房也可由现场的房间略作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除要满足上述8点要求外,还需为水样预处理系统预留一些必要的孔位,以方便管路的敷设及接入。
1.2站房布置平面示意图(COD在线分析仪为例)
1.3监测站房布置示意图
监测站房面积应不小于2.8m×2.5m=7m2。监测站房应靠近采样点。房间地面高度高于地平面20cm,距离污染源的落差在4m以内。监测站房未直接建设在污染源之上(否则会产生湿度严重超标)。在靠近污染源一侧,靠地面留一直径10公分的通孔,方便水管进出(单台设备有3个水管进出)。监测站房要做到专室专用,专人保管、维护。
3、管路铺设方案
1)采样点至仪器安装处应预先安装好采样水泵、电线穿线管、水样进水管、出水管、信号线穿线管。为了方便与仪器设备连接,我们采用硬质UPVC管,且考虑到该天气等原因,所有露天采样管均外加双层保温棉,管壁缠绕70℃恒温电热带,以确保冬天管路的正常运行。
2)水路由循环水路和逆流管路组成。其中循环水路是用采样水泵供给的水路,管内满管且有一定的压力;逆流管路为流经水样预处理装置的水路,必须保证管内无压排放。
3)水路的安装:循环水路(进水样)由采集点至监测站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循环水路(回水样)由监测站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至采样点(或就近合理排放);逆流管路(无压排放)由监测站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至附近排水管道。
4)采样水泵的选择:选用采样水泵时应结合输送水样的距离及水质有无腐蚀性等方面进行选择,一般短距离选用750W的自吸泵即可。
5)采样水泵电源电缆必须由监测房内供电,以便监测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连接距离由采样水泵接线端子开始至监测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远近来决定。
4、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4.1数据采集仪
数据采集仪必须符合HJ/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和HJ477-20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具备一年以上储存容量、流量触发、反控、数据补发等功能,并自带UPS不间断电源。
按照国家zui新相关标准的要求,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是建立全省统一、功能一致、上下贯通的信息平台,实现企业、运维单位、县级环保、市级环保和省级监控平台信息同步,及时连通。系统所生成的数据是zheng府环保部门监管zhi法的参考标准,对于数据来源、数据格式、数据精度、采集频次都有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要求。要求数采仪能够实现及时采集、存储各种类型监测仪器仪表的数据、并能完成与上位机数据传输功能的数据终端单元的快速准确的传输和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功能。
4.2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网络建设依照《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HJ/T 352-2007)设计,统一采集现场端监测设备的数据,通过光纤网络(或无线3G网络)与监控平台对接。
原创作者: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