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优质供应
详细内容
牌坊起源
实际上,牌坊应该叫“坊牌”。
“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行政单位名称,相当于“里”。《说文•新附》说:“坊,邑里之名。”(邑,小的城市)《清国行政法泛论》说:“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在乡曰里。”也就是说,“坊”和“里”一样,都是行政区的名称,只不过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里,叫法不同而已。
古都西安过去居民区就由各个街巷分割成110个里坊,比如永昌坊、永兴坊、安兴坊等等。每个里坊都是相对独立的封闭整体,筑有夯土的坊墙,设有坊门,大坊有4个坊门,小坊有2个,夜间及遇有禁令或事变,即关闭坊门。北京也是如此,比如中城(正阳门内,皇城两边)就有南薰坊、澄清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富安坊、积庆坊。崇文门内有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等。(《京师五城坊巷志稿》)
“坊”的界线处设立标志,即潍坊门,简单的坊门只是两根立柱上面横设牌匾,书写坊名,形状类似现在北京大栅栏、观音寺的标志,只不过是木制的,不是铁制的。“坊门”的作用和现在的街道牌一样。“牌”就有标志的意思。现在人们所说得牌坊,只不过是在这种基础形制上增加檐子、斗拱、雀替、油漆彩画等装饰而已。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伤牌坊的神圣性,主张牌坊源于古代棂星门,用于祭祀等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牌坊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门上榜书坊名以为标记,宋以后随着里坊制的瓦解,坊门的原有功能消失,但坊门仍然以脱离坊墙的形式独立存在,成为象征性的门,即为牌坊,立于大街、桥梁的显要位置。牌坊在南宋已经出现?熏至明则成常制。牌坊还有表彰性的意义?熏起源于汉时的‘榜其闾里’,经唐宋之‘树阙门闾’,至元明清已改用‘旌表建坊’的做法。”这就是对牌楼的历史简单而准确的概括。只是表、阙在战国前就有了成形。如果按“有城必有阙,有街必有坊。”的说法,牌坊起源还要早些。总之,牌坊是中国的特有建筑,其源远流长至今仍有新的发展。
牌坊的分类
牌坊的分类标准可以是建筑形制,也可以是功用。牌坊源于坊门,坊门的基本功用是地方标志,坊门的表彰功用源于汉代的“榜其闾里”,当一个坊里内的人做了体现“嘉德懿行”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政府就会加以表彰,把褒扬的榜文悬挂在坊门之上,这个坊门就成了具有纪念作用的牌坊。国家有了什么重要文告,坊门又成了告示牌。到南宋以后,牌坊作为地方标志的作用消弱,其宗教、道德、褒扬等作用则得到极大发扬。
牌坊的类别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从功能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类。
宗教祭祀
用于宗教祭祀的牌坊主要是寺庙前的牌坊和陵墓神道牌坊。香山卧佛寺牌坊榜文是“同参密藏”,牛街清真寺牌坊榜文“达天俊路”,表达的是人们的崇拜心情。北京东岳庙前有琉璃牌坊,据说是明代万历年间,由宫中太监们集资建造的。尽管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但这座三间四柱七楼的牌楼依然保存完好。牌楼正间上方的石匾宽2.8米,高0.9米,榜文南面是“秩祀岱宗”,北面是“永延帝祚”,既有地方标志,也有祝愿。这类牌坊数量众多。
表彰忠臣孝子节妇义士——
牌坊用于表彰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如孝义坊、忠义坊、贞节坊等,建立功名光宗耀祖也合乎中国道德标准,所以功名坊也可归入此类。例如苏州天平山高义园牌坊,乾隆御赐,表彰范仲淹及其后人,还有安徽歙县忠烈祠牌坊。
广东中山“孝义坊”。牌坊建于宋代,为表彰赤坎村阮与子割肋救父事迹而受朝庭恩准建造。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牌坊正面为″孝义坊″,背面为“力孝遗芳。
北京文丞相祠牌坊。明洪武九年?穴1376年?雪,北平按察使为纪念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在文天祥被关监狱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府学胡同的两头各立了一座木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
衡山忠烈祠牌坊。忠烈祠的正门是一座三拱单檐石牌坊,其后是标志性建筑“七七”纪念塔。塔的造型为一大四小的五颗炮弹?熏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抗日。
台北忠烈祠牌坊。忠烈祠位于北安路上,为一传统中国式建筑,壮观而肃穆,于1969年落成,后有青山为伴,前有基隆河堤,经过圆环花圃时,可清晰看见“忠烈祠”大牌坊,旁有“成仁”、“取义”横题。
大军阀张宗昌也曾经为自己的把兄弟王万金建立忠义牌坊。王万金被直系军阀处决,张宗昌为表示纪念,为他建立牌坊。当然该牌坊早就用来修路了。
还有功名坊,多为自己出钱建造,但也需政府同意。河南浚县恩荣坊是一座标准的光宗耀祖的功名牌坊。云南大理还有科甲功名坊。
中国还有众多的贞节牌坊,是为了表彰贞节烈女建造。一般认为这是对妇女的压迫形式,但也不能否认,所谓“三贞九烈”也确实是当时大部分妇女自身的追求。
联系人 邢女士 联系电话 13933889653 l联系qq 65473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