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 会员类型:免费会员
- 工商认证: 【已认证】
- 最后认证时间:
- 法人:马志**
- 注册号:****
- 企业类型:生产商
- 注册资金:人民币***万
比表面
比表面积
比表面仪
比表面积仪
比表面分析仪
比表面积分析仪
比表面积测定仪
比表面积测试仪
比表面测定仪
比表面测试仪
BET比表面
BET比表面积仪
高校用比表面仪
研究院所用比表面
科研专用比表面仪
金属粉末比表面仪
催化剂比表面积
二氧化钛比表面
钛白粉比表面积测定仪
物理吸附仪
真密度仪
真密度
高压吸附仪
真密度分析仪
真密度测量仪
真密度测试仪
金属氧化物比表面积
锌汞材料比表面及孔隙率测试仪
镁锰材料孔隙度测试仪
碱锰材料孔隙率测试仪
锌锰材料孔隙度分析仪
碱性材料孔隙率测量仪
锂锰材料孔径分析仪
锂离子材料比表面
负极活性物质孔径分布
颗粒材料比表面
氧化亚铁比表面积
四氧化三铁比表面
粉体材料比表面
超细纤维比表面积仪
钛酸锂比表面
隔膜比表面积测试仪
氢氧化亚镍比表面积
泡沫镍比表面仪
添加剂比表面积测试
石英粉比表面测定仪
乙炔黑比表面测试
矿物粉比表面测试仪
钨粉比表面积测试
氧化钛比表面及孔径分布
总孔体积分析仪
介孔微孔分布分析仪
平均孔径测量仪
孔结构测试仪
总孔体积测试仪
BET比表面积分析仪
BET法比表面仪
孔径检测仪
微孔孔径分布
微孔分析仪
吸附剂孔径结构分析
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
微孔孔径分析
矿物粉比表面分析
氧化硅比表面
氧化锌孔隙度测定仪
碳酸钙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
活性氧化铝孔径分析仪
分子筛比表面积分析仪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量仪
氧化铁比表面积测定仪
固体粉末比表面
镍钴酸锂比表面仪
电池材料比表面积
氮吸附比表面仪
白炭黑比表面积仪
活性炭比表面
陶瓷比表面
石墨比表面仪
磷酸铁锂比表面
孔容积测量仪
孔容积测定仪
微孔分布测定仪
孔隙率测试仪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仪
孔径分布测试仪
孔隙度测定仪
孔隙率测量仪
孔隙率分析仪
孔隙度分析仪
比表面测量仪
比表面及孔隙率测定仪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
磷酸铁锂
电池材料
仪器仪表
孔径测量仪
孔隙率测定仪
孔径分析仪
孔径分布测定仪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蒙涛
热门标签
技术文章
BET,BJH的部分小知识
点击次数:4160 发布时间:2012/5/29 11:18:26
BET,BJH的部分小知识
BET测试理论是根据希朗诺尔、埃米特和泰勒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单层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间的关系方程,即著名的BET方程。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更准确。通过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多层吸附量,以P/P0为X轴,P/V(P0-P)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05~0.3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在此范围内。
BET方程如下:
P/V(Pо-P)=[1/Vm×C ]﹢[﹙C-1/Vm×C﹚×﹙P/Pо﹚]
式中: P: 氮气分压
P0: 液氮温度下,氮气的饱和蒸汽压
V: 样品表面氮气的实际吸附量
Vm: 氮气单层饱和吸附量
C : 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BET实验操作程序与直接对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标定样品实际吸附氮气量的体积大小,理论计算方法也不同。BET法测定比表面积适用范围广,目前上普遍采用,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高,特别适合科研单位使用。当被测样品吸附氮气能力较强时,可采用单点BET方法,测试速度与直接对比法相同,测试结果与多点BET法相比误差
BET氮吸附法一般耗时比较长,建议使用全自动比表面测试仪器,减少试验强度,同时精确性也有保障。目前国外同类仪器都是全自动的。
BET测试理论是根据希朗诺尔、埃米特和泰勒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单层吸附量Vm与多层吸附量V间的关系方程,即著名的BET方程。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层吸附的理论基础之上,与物质实际吸附过程更接近,因此测试结果更准确。通过实测3-5组被测样品在不同氮气分压下多层吸附量,以P/P0为X轴,P/V(P0-P)为Y轴,由BET方程做图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从而求得Vm值计算出被测样品比表面积。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取点在0.35-0.05范围内时,BET方程与实际吸附过程相吻合,图形线性也很好,因此实际测试过程中选点在此范围内。
BET实验操作程序与直接对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标定样品实际吸附氮。
BJH孔径分布测试测定
1) 孔径分析介绍
实践表明,超微粉体颗粒的微观特性不仅表现为表面形状的不规则,很多还存在孔
结构。孔的大小、形状及数量对比表面积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材料孔体
积大小及孔径分布规律对材料本身的吸附、催化及稳定性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测定孔容积大小及孔径分布规律成为粉体材料性能测试的又一大领域,通常与比表面
积测定密切相关。
所谓的孔径分布是指不同孔径的孔容积随孔径尺寸的变化率。通常根据孔平均半
径的大小将孔分为三类:孔径≤2nm为微孔,孔径在 2-50nm范围为中孔,孔径≥50nm
为大孔。大孔一般采用压汞法测定,中孔和微孔采用气体吸附法测定。
2) 孔径测试原理及方法
气体吸附法孔径分布测定利用的是毛细凝聚现象和体积等效代换的原理,即以被测孔
中充满的液氮量等效为孔的体积。吸附理论假设孔的形状为圆柱形管状,从而建立毛
细凝聚模型。由毛细凝聚理论可知,在不同的P/P0下,能够发生毛细凝聚的孔径范围
是不一样的,随着P/P0值增大,能够发生凝聚的孔半径也随之增大。对应于一定的P/P0
值,存在一临界孔半径Rk,半径小于Rk的所有孔皆发生毛细凝聚,液氮在其中填充,
大于Rk的孔皆不会发生毛细凝聚,液氮不会在其中填充。临界半径可由凯尔文方程给
出了:
Rk= −log(/414.0 )P/P0 ……………
Rk称为凯尔文半径,它完全取决于相对压力P/P0。凯尔文公式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已发
生凝聚的孔,当压力低于一定的P/P0时,半径大于Rk的孔中凝聚液将气化并脱附出来。
理论和实践表明,当P/P0大于0.4时,毛细凝聚现象才会发生,通过测定出样品在不同
P/P0下凝聚氮气量,可绘制出其等温吸脱附曲线,通过不同的理论方法可得出其孔容积
和孔径分布曲线。*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利用BJH理论,通常称之为BJH孔容积和孔径分布。
原创作者: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