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 会员类型:免费会员
  • 工商认证: 【已认证】
  • 最后认证时间:
  • 法人:
  • 注册号:
  • 企业类型:经销商
  • 注册资金:人民币万

联系我们

联系人:陈曦

点击查看联系方式

公司动态

大旱之年河北小麦节水节肥保产量

点击次数:119 发布时间:2009/6/4

  眼下小麦自南向北已开镰收获,记者随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小麦产区实地调研时,在栾城县柳林屯乡北屯村听说这样一件事:今年春季,我国北方小麦区普遍遭遇50年不遇的干旱天气,当地农民准备给小麦浇水解旱时石家庄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赶到这里并胸有成竹地告诉农民不用着急浇水,要讲科学抗旱,这一举动让很多人费解。按常理小麦遇到干旱时需要人工浇灌来排除干旱状况,这里为什么不用浇水呢?据了解,当地农民是在石家庄市农科院有关技术员的指导下选用他们研制的耐旱品种,这才让人们解开心中的疑团。在北屯村记者看到,小麦长得粗壮挺拔,看不到有受旱的表现。

  栾城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雨子告诉记者说,这里是小麦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今年使用石家庄市农科院研制的石麦15、石麦18和石优17三个小麦品种,在北屯村共种植300亩,三个品种各100亩。播种时由于保墒做得充分,因此在2月5日查墒情时效果好,春季干旱时没有浇返青水,到了4月7日才浇遍水。在追肥期每亩上了15公斤尿素,并施底肥磷酸二铵;到5月8日,做了一次防治小麦蚜虫的工作,计划收获前再进行两次防治。据估产,小麦亩产在600~610公斤。在小麦考察现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志敏告诉记者说,小麦每亩穗数能达到50多万,这里在节水方面具有代表性,在大旱之年能保证小麦穗数。从小麦生长的外观看,小麦的叶片小,整个麦秆见光充分,又未见倒伏现象,这充分说明在小麦生育过程中,浇水早也不一定是好事。

  节水节肥高产、综合提高水肥效率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在今年重点研究的目标。在赵县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吕志刚介绍说,由于这里是严重缺水地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用科技成果推广方式,从种植一开始到目前,只给小麦浇了一次水;种植前进行了精细整地,将玉米秸秆打碎撒匀,精细旋耕;播后采取镇压、保墒节水的办法;在施肥方面推广小麦测土配方肥,底肥用纯氮肥6~7公斤、磷肥7.5~9公斤、钾肥3~4公斤。在春季管理上,去年冬季没有浇水,直到今年4月浇了遍水,含水量降到9%,整个生长期节水一到两次。病虫害防治采取包衣种子,春季进行以防治小麦吸浆虫、蚜虫和白粉病为重点的“一喷综防”。据技术站调查,万亩示范田亩穗数51.7万,预计亩产600多公斤。

  辛集市马兰农场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育种与新品种展示的主要基地,多年来为使选育出的品种更好地发挥丰产和实现对我国有限的水、肥资源的合理、高产利用,科研人员在做好育种工作的同时,在基地设置栽培试验来研究小麦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并设立新品种节水高产展示攻关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郭进考告诉记者说,该院充分利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平台,发挥科技的作用来促进河北省的小麦产量,科研人员在小麦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科技服务,在今年的科技抗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可喜的成绩。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说,今年全国小麦区普遍干旱,河北省注重节水抗旱、节水灌溉,年年都在这么做,从今年看效果不错,小麦的长势非常好。

  我们一行人又来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研究所示范基地———深州市护驾迟镇前营村和辰时镇高家庄村,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研究员陈秀敏介绍说,这里地处黑龙港地区,种小麦要进行深水灌溉,成本很高,适不适合种小麦有关专家已争执多年,但不种小麦当地农民吃饭就成问题。他们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小麦,栽培时采用“一水两用”和两晚节水增产技术,在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叶面喷肥、保粒重增产技术,通过这一系列手段从现场看,小麦看不出受旱。护驾迟镇前营村支部书记曹利增说,农民关心的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因此他们在种小麦时力争降低成本,通过农科所培训农民,在选种、浇水、施肥、治虫和收割方面实行“五统一”原则,技术员提供很好的技术可乐坏了农民。辰时镇高家庄村支部书记于保禄也说,有技术员的跟踪指导,小麦的抗旱性好,分蘖率强,抗倒伏,每亩小麦比往年能多产100~200斤,老百姓都认可技术指导,每亩能省成本60多元。今年小麦长势非常好,遇到今年的大旱,由于他们选的品种抗旱,不但没有减产还有可能增产。
 

相关产品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