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 会员类型:免费会员
- 工商认证: 【未认证】
- 最后认证时间:
- 法人:
- 注册号:****
- 企业类型:生产商
- 注册资金:人民币**万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先生
热门标签
技术文章
氯化铜
田源为广大科研院校提供各类试剂,其中生化试剂包括蛋白质、多肽、抑制剂、生化分离分析试剂等。我企试剂产品种类及规格比较齐全,质量上严格把关。我们致力于提高您实验的可靠性、便捷性、经济性。欢迎各大顾客来电咨询和订购!
氯化铜
氯化铜
氯化铜是用于颜料, 木材防腐等工业, 并用作消毒剂, 媒染剂, 催化剂的一种化学物质。氯化铜有毒,溶液为绿色,氯化铜稀溶液是蓝色,离子为绿色,固体为蓝色,无水氯化铜呈棕黄色,常以(CuCl2)n的形式存在。
概述、基本性质
产品名称 氯化铜
产品英文名 Copper chloride
分子式 CuCl2?2H2O
CAS号 10125-13-0
【比重】3.054
【熔点】498℃
【沸点】993℃分解
毒性防护 氯化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解膜溃疡。 生产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生产设备密闭,车间通风良好。下班后要洗淋浴。
包装储运 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或塑料编织袋包装,每桶(袋)净重50kg。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有”标志。 属无机有。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注意防潮,不得露天堆放。不可与食用物品共贮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日晒。装卸时要小心轻放,防止包装破裂而潮解。 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各种灭火器扑救。
物化性质 蓝绿色斜方晶系晶体。相对密度2.54。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易溶于水,溶于醇和氨水、丙酮。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至100℃失去2个结晶水。从氯化铜水溶液生成结晶时,在26~42℃得到二水物,在15℃以下得到四水物,在15~25.7℃得到三水物,在42℃以上得到一水物,在100℃得到无水物。有毒!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氯化铜溶液:CuO+2HCI=CuCl2+H2O
工业制氯化铜:
铜是畜禽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般使用硫酸铜,其应用缺陷是众所周知的。碱式氯化铜具有不吸湿结块,流动性好,不氧化破坏饲料中的脂肪和维生素,生物利用率高的优点。碱式氯化铜的生物学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明显高于硫酸铜。它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大大减少铜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电子工业含铜废液的处理大多采用电解法[1]、氧化还原法[2]、中和沉淀法[3]等,一般以CUS04,5H20的形式回收。研究利用碱性蚀刻废液和酸性蚀刻废液制取纳米级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碱式氯化铜,通过对蚀刻废液的处理工艺探讨,找到了利用蚀刻废液的较佳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原料
碱性蚀刻废液,含Cu2+5 2.1 2梦L,Cl- 102.81g /L,pH值9.8;酸性蚀刻废液,含Cu2+9 2 .4g/L,Cl一70.8 g/L,pH值0.82。
1.2 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
将铜酸、碱性蚀刻废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沉淀出来的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产物碱式氯化铜。其反应方程式:
1.3 试验步骤
取一定量的碱性蚀刻废液于反应容器中,在搅拌和适宜温度下,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性蚀刻废液,使之发生中和沉淀反应,控制在适当pH值范围内,从而使铜的回收利用率达到。继续搅拌反应,静置,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碱式氯化铜产品。产品中铜的含量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氯的含量采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重金属(以Pb计)及砷含量按饲料级硫酸铜标准中的方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废液加入顺序对固液分离的影响
方法一 : 取碱性蚀刻废液于反应器中,在搅拌中缓慢加入酸性蚀刻废液,并调节至适当pH值,搅拌反应,静置沉淀,观察分离状况。
方法二 : 取酸性蚀刻废液于反应器中,在搅拌中缓慢加入碱性蚀刻废液,并调节至适当pH值,搅拌反应,静置沉淀,观察分离状况。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方法一反应后得到的反应物固液分层明显,沉淀效果较好;方法二反应后产生了胶体现象,溶液分层不明显。因此,采
用方法一进行下面的试验。
2.2 pH值对废液中CuZ+离子回收的影响
对碱性蚀刻废液用酸性废液调节不同的pH值,经过滤后测定滤液中残余CuZ+的含量,数据表明,pH值对废液中Cu2+离子回收率有重要影响,pH值过小,残余的Cu2+多,沉淀不完全,铜的回收率低;pH值过大,生成的沉淀部分溶解,铜的回收率也低。pH值应控制在6.0-6.5范围内。
2.3 产品的组成与质量分析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产物经测定(括号内为计算值),Cu的重量占59.2 3% (59.51% ), C1的重量占16.72 % (1 6.60 % ),其组成符合分子式Cu2(OH)3C1。若用碱式氯化铜表示,其含量为99.53%,纯度很高。而产品中的重金属(以Pb 计)含量为4.6 m g/kg;砷(以Pb计)含量为2.8m/kg,符合饲料级硫酸铜中的指标要求,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
2.4 产品的溶解度与吸水率
制得 的碱 式氯化铜是呈细砂状,颗粒均匀,流动性好,不吸潮,不结块的绿色结晶粉末,在空气中稳定。Cu2( OH)3Cl 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溶液中易于溶解。在动物体内易于溶解、吸收,生物利用率比硫酸铜高1.05一1.15倍。
2.5 物相与形貌表征
产物的 XRD图谱表明,产物是具有六方晶系的单一物相,与六方晶系的碱式氯化铜图谱(JCPDS 19 -0389)一致。碱式氯化铜产品是粒径约60 nm、长度约600 nm的纳米棒。
3 结论
根据以上试验,得到了印刷电路板碱性、酸性腐蚀液的再生和回收铜的新方法。此法可综合利用废弃资源,既得到饲料添加剂,又可以把铜沉淀后的氯化铰母液调整,继续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消除了环境污染,给生产厂家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电子工业和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3类 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遇热产生铜烟尘,吸入引起金属烟雾热。口服引起出血性胃炎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溶血等,重者死于休克或肾衰。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用0.1%亚铁氰化钾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遇钾、钠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钠、钾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钠、钾、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棕色吸湿性粉末。
pH值: 无意义 熔点(℃): 498(分解)
沸点(℃): 993(转变为氯化亚铜) 相对密度(水=1): 3.38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丙酮、醇、醚、氯化铵。
主要用途:用作电镀添加剂,玻璃、陶瓷着色剂,催化剂,照相制版及饲料添加剂等。
(8)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钠、钾。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铜。
(9)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大鼠经口LD50(mg/kg): 140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酿酒酵母100 umol/L。DNA损伤:大肠杆菌50 umol/L/2D。
(10)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和中和。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原创作者:上海田源免疫学产品销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