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推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微孔分析仪,比表面积仪,泡压法孔径分析,高压吸附,蒸汽吸附

易推广认证请放心拨打

4008-457-456

当前位置:易推广>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多站重量法真空蒸气吸附仪的技术特点#技术新闻

企业档案

会员类型:会员

已获得易推广信誉   等级评定
211成长值

(0 -40)基础信誉积累,可浏览访问

(41-90)良好信誉积累,可接洽商谈

(91+  )优质信誉积累,可持续信赖

易推广会员:15

工商认证 【已认证】

最后认证时间:

注册号:**** 【已认证】

法人代表: 【已认证】

企业类型:生产商 【已认证】

注册资金:人民币万 【已认证】

产品数:2145

参观次数:1807144

手机网站:http://m.yituig.com/c81168/

旗舰版地址:http://www.bsdzg.com

技术文章

多站重量法真空蒸气吸附仪的技术特点#技术新闻

点击次数:8617 发布时间:2022/9/19 11:23:32

据技术部9月19日11点27分透露:多站重量法真空蒸气吸附仪的技术特点#技术新闻 

http://www.app17.com/c81168/products/d10882949.html

比表面,孔径分析仪,比表面积仪,孔隙度分析仪,比表面积测试仪,孔隙率测量仪,比表面积分析仪

主要功能 / Main Function

    ◆ ? 真空重量法蒸汽吸附脱附等温线(VVS); 
    ◆ ? 真空重量法蒸汽等压吸附脱附速率(VVS);
    ◆ ? 真空重量法气体吸附脱附等温线(VGS);    
    ◆ ? 真空重量法气体等压吸附脱附速率(VGS);
    ◆ ? 真空重量法程序升温脱气速率(TPD);
    ◆ ? 试剂蒸馏提纯;
    ◆ ? 比表面分析(蒸汽);  
    ◆ ? 孔容孔径分析(蒸汽);

报告内容 / Report Content

    ◆ ? 分析汇总报告
    ◆ ? 真空脱气热重报告
    ◆ ? 吸附脱附等温线
    ◆ ? 吸附附脱附速度
    ◆ ? BET单点法比表面
    ◆ ? Langmuir比表面
    ◆ ? BJH法介孔分析
    ◆ ? T-plot法微孔分析
    ◆ ? D-R法微孔分析
    ◆ ? HK法微孔分析
    ◆ ? SF法微孔分析

性能参数 /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灵敏度/量程:1ug/2000mg(0.1ug/200mg可选);
    ◆  动态称重范围:10~1000mg(0.1ug:10~100mg);
    ◆  同时分析样品数量:2、4、8个可选;多站同时分析,效率大幅提高;
    ◆  测试气体种类:水蒸汽、有机蒸汽、各种气体;
    ◆  蒸汽试剂液体存储量:180ml;
    ◆  真空脱气温度范围:室温~400ºC,多段程序升温,防样品飞扬并保护样品;
    ◆  蒸汽分压P/P0控制范围:0.01%~99%;
    ◆  支持空白位同步测试,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精度;
    ◆  具有的自动蒸馏提纯系统,可获得高纯度的吸附蒸汽源;
    ◆  具有饱和蒸汽压实时测试功能,饱和蒸汽压P0的精度大幅度提高;
    ◆  针对蒸汽吸附的特性,配备了液氮低温冷阱,可有效防止蒸汽进入污染真空系统,提高真空度;
    ◆  针对蒸汽吸附,仪器配置了全恒温装置,全吸附系统无冷点;
    ◆  所有管路、阀门的密封采用耐油抗腐蚀设计;
    ◆ ? 蒸汽与气体测试切换;
    ◆ ? 气密性自动检测流程,智能判断仪器气密性是否合格;
    ◆ ? 具有测试完毕自动恢复常压功能,防止样品飞溅;
    ◆  ?清晰形象的图形化控制界面,并可在软件界面上进行所有硬件的控制操作;
    ◆ ? 详尽的仪器运行日志,时间到,该日志为仪器的运行与售后提供保障;
    ◆ ? 各个测试流程真人语音提示;
    ◆ ? 自动邮件通知功能,即使操作者在出差中亦可方便了解仪器运行状态、测试进展及查看测试结果;
    ◆ ? 全球采购,关键部件原装进口;
    ◆ ? 仪器尺寸:H110cm*W100cm*L70cm,Weight:200kg;

测试报告 / Data Report

核心利 / Core Patent

测试方法区别 / Difference

蒸汽吸附的“重量法”与“容量法”仪器区别:

关键指标
           

重量法
           

容量法

定量方式
           

通过称量吸附后的重量变化来确定吸附量,简称“重量法”。通过一定容积内吸附后的压力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得到吸附量,简称“容量法”或“体积法”。

核心定量部件
           

微量天平
           重量传感器的精度通常比压力传感器的精度高1-2个数量。
压力传感器
           千分的读数精度是压力传感器的精度,但相对微量天平的读数精度较低。

主要吸附质种类
           

有机蒸汽、水蒸汽、气体。
           定量方式不依赖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依赖于重量变化,故不仅可以测试气体吸附,更在蒸汽类吸附质方面具有了先天性优势。
气体
           由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蒸汽的定量范围窄,误差较大,所以容量法只适合进行气体定量,对与理想气体相差较大的蒸汽,其定量误差较大。

吸附动力学分析
           

可以
           可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可进行气体、蒸汽的吸附动力学分析、水活度分析等。
不可以
           由于是根据吸附后压力变化来定量,所以无法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无法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只能给出变压吸附速度曲线。

脱气预处理
           

可以获得脱气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重量、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热重”曲线,可准确获知样品是否恒重,从而得知是否处理“干净”。只能根据经验设定一定的脱气时间,具体样品是否脱气“干净”,无法获知。(一般采取在允许条件下的尽量增长脱气时间,采用降低效率的方式来脱气效果。)

是否测试温区分布
           


           直接称重,定量与温度区域无关,误差因素小。

           由于需要知道各个温区内的“剩余”气体量后才能知道样品的吸附量,所以需测试温区分布,具有较多误差引入源。


重量法蒸汽吸附仪器中“真空法”与“动态法”区别:

 

关键指标
           

真空法
           

动态法
           

方法简介
           

将吸附剂样品处在真空环境中,让吸附质蒸汽挥发进入该真空系统并控制在分压P/P0下,连续获取时间-重量的数据,直至吸附平衡;
              此过程中,样品先是处在真空环境中,吸附质蒸汽不是流动的,是“静态”的被吸附的,故也叫“静态法”或“真空法”蒸汽吸附。
              真空重量法,是理想的物理吸附分析方法,功能强。无需载气,无载气对吸附过程影响的因素。数据度高,是研究分析仪器;该方法较“动态法”出现较晚,技术要求点高。
            
  将吸附剂样品处在有流动载气平衡的常压环境中,使载气和吸附质蒸汽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连续获取时间-重量的数据,直至吸附平衡;
              此过程中,吸附质蒸汽是“动态”流动的,所以叫“动态法”蒸汽吸附。
              动态重量法,应用较早,由早期研究人员自建的“天平+恒温恒湿箱”的方式发展而来,可以较简单的方式获得重量法蒸汽吸附数据,由于仪器无需真空系统,仪器构造简单,成为了早期蒸汽吸附行业常用方法,并被沿用至。
            

样品预处理
           

“真空脱气”方式,效率高
              通过“加热、抽真空”的方式去除待测样品表面的水分、空气等“杂质”气体;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脱气”;
              由于可以加热真空脱气,对于吸附能力强的样品,如微孔材料、分子筛、活性炭等大比表面样品,处理效果,预处理温度可以高达400℃,处理完样品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样品表面处理“干净”,是正确的测试数据的基础。
            
“常压吹扫”方式,效率低
              通过“加热、并让干燥载气吹过待测样品”的方式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吹扫”;
              通过载气吹扫的方式的方式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温度在200℃附近,对于微孔中水分等气体杂质难以去除;
              若采用真空烘箱烘干的辅助方式,由于不具有防抽飞方式,易使样品飞扬;且处理后装样时,样品再次接触空气,处理效果降低。
              样品预处理不“干净”,正确的测试结果则没有。
            

进蒸汽方式
           

   样品经过加热真空脱气后,样品室处于真空环境中,蒸汽吸附质由试剂管中的液态,蒸发至样品室变为蒸汽,被样品吸附;P/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蒸汽压力的方式来实现。
              该方式分压控制度高(误差小于0.1%),分压控制范围宽(0~99%);
   样品处于常压环境,载气携带蒸汽吸附质动态流过样品,被样品吸附;P/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载气和蒸汽的比例来实现。
              该方式分压控制精度相对低(误差1%),分压控制范围窄(2~90%);
            

 

 

论文文献 / Paper literature


发表文章标题
           
           
发表文章图表
           
           
发表文章标题发表文章图表

典型客户 / Consumer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