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耦合方法的确定-超声探头与被检工件之间存在空气时,超声波将被反射而无法进入被检工件,因此在它们之间需要使用耦合介质,视耦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接触法-超声探头与工件检测面直接接触,其间以机油、变压器油、润滑脂、甘油、水玻璃(硅酸钠Na2SiO3)或者工业胶水、化学浆糊等作为耦合剂,或者是商品化的超声检测专用耦合剂。 |
水浸法-超声探头与工件检测面之间有一定厚度的水层,水层厚度视工件厚度、材料声速以及检测要求而异,但是水质必须清洁、无气泡和杂质,对工件有润湿能力,其温度应与被检工件相同,否则会对超声检测造成较大干扰。 |
接触法和水浸法是超声检测中*主要应用的两种耦合方式,此外还有水间隙法、喷水柱法、溢水法、地毯法、滚轮法等多种特殊的耦合方式。 |
(4)检测条件的准备-选择适当的超声探伤仪、超声探头、参考标准试块(或者采用计算法时的计算程序或距离-波幅曲线、AVG或DGS曲线等),以及在检测前对仪器的校准(时基线校正、起始灵敏度设定等)。 |
(5)检测扫查-在被检工件的检测面上使用超声探头进行扫查,应确保超声束能覆盖所有被检查的区域。 |
(6)缺陷评定-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定位(缺陷在工件中的埋藏深度与水平位置)、定量(缺陷大小、面积、长度)的评定并作出标记,必要时还需要判定缺陷的性质或种类,亦即定性评定。 |
(7)记录与判断-记录检测结果,对照技术条件和验收标准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得出检测结论,签发检测报告。 |
(8)处理-将检测发现问题的工件作出标记,隔离待处理,对合格工件给予合格标记转入下道生产工序或周转程序。 |
以上是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的*基本程序,在实际产品的检测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检测规范或检测工艺规程等的要求具体实施检测。 |
超声脉冲反射检测法是超声检测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不仅是在工业超声检测中,就是在其他领域,例如测厚、鱼群探测、水下声纳、海洋测深、海底形貌及地质构造探测、医用超声诊断等等,也都广泛利用着超声波的反射特性。 |
§2.1.1.2 超声波的衍射与散射特性 |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异质界面(例如缺陷),根据惠更斯原理,在其边缘会有衍射现象发生,产生新激发的衍射波。或者从表观上看,能使原来的超声波绕过缺陷继续前进,但在缺陷后面会形成声影(没有超声波的空间)。利用这种新生的衍射波,可以用来评定工件的表面裂纹深度或内部裂纹的高度,在我国把这种方法称为棱边再生波法,国外称作尖端衍射波法(TOFD法),如右面图左所示。 利用声影形成的现象,则被用于超声穿透法检测,即根据超声波在其声路上遇到缺陷时,由于有反射、衍射、散射等现象发生,以及因为被检工件材料显微组织异常,将造成超声波传播能量的衰减,使得在声路的另一端接收到的声能低于正常情况下接收到的声能,利用超声探伤仪显示屏或者直接利用电表指示反映这种变化差异,即可用作检测评定的依据,如右面图右所示。 超声穿透法检测可用于板材、复合材料或胶接结构等的缺陷检测,如分层、脱粘、未粘合等,也可用于小型电器开关的 | | | 利用裂纹尖端的超声波衍射(棱边再生波)确定裂纹深度 | 超声穿透法检测示意图 | |
镀银触点质量检测等等。其优点是容易实现自动化检测,但是缺点是无法确知缺陷的面积大小及缺陷所处的位置,并且发-收两个探头的相对位置有严格要求。 |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自身的波前扩散会造成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垂直于声束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通过的声能减小,即称为扩散衰减,这是超声波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它与声束扩散角2θ(θ为超声束的半扩散角)有关。 |
此外,超声波在材料中的晶界、相质点,或者媒介物中的悬浮粒子、杂质、气泡等声阻抗(数值上等于声速与密度的乘积)有差异(哪怕是微小的差异)的区域会有散射现象发生。其散射状态与超声波的波长及散射质点(例如平均晶粒直径)的大小有关。在金属材料中,以波长λ和晶粒平均直径 之比可以划分为三种散射状况: |
瑞利散射:《λ时,其散射程度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这是金属中大多数的情况; |
随机散射:≈λ时,其散射程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例如通常在粗晶铸件中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漫散射:≥λ时,其散射程度与 成反比,这往往表现在被检工件检测面表面粗糙的情况下,导致入射声能在界面上的漫散射损失。这种情况的类似比喻可以像在大雾天气中汽车灯光被散射而无法透过雾气照射到前面一样。 |
由于散射现象的存在,使得垂直于声路上的单位面积通过的声能减少,亦即造成散射衰减。尽管在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中这种散射现象的存在不但使得超声波的穿透能力降低,而且还对回波判别带来干扰,但是也可以利用在金属材料中散射超声波的叠加混响返回到超声探头并被接收后,在超声探伤仪显示屏上以杂草状回波形式(杂波)显示,通过对杂波水平的评定,可以判断和评价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状态。特别是在航空工业中,杂波水平的评定已经成为例如钛合金锻件超声检测验收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
§2.1.1.3 超声波的衰减特性 |
除了上一节中所述的散射衰减外,超声波在材料中传递时,能量衰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吸收造成的衰减,它与材料的粘滞性、热传导、边界摩擦、弛豫现象有关,使得超声能量以热和溶质原子迁移等形式被消耗掉,此外,还有位错运动(如位错密度、长度的变化,空穴与杂质的存在)以及磁畴壁运动、残余应力造成声场紊乱...等等,这些都能导致超声能量的衰减,和上节中的散射衰减相对应,我们把这些原因所导致的超声能量衰减统称为吸收衰减。 |
由此可见,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机理很复杂,我们以综合衰减来考虑,假定距离振源X=0处的声压振幅为P0,经过距离X后的声压振幅为PX,则:PX=P0·e-αx,式中的α称为衰减系数,它可以被分为两部分,即:α=αs+αa,式中的αs为散射衰减系数,αa为吸收衰减系数。因此,以α表示的衰减系数是一个材料的综合性参数,它一般会随超声频率的提高而增大。 |
在超声检测中,可以测定超声波通过材料后声能的减小程度(例如超声脉冲反射法中工件底面反射回波波幅降低程度的评定-称为底波损失评定或简称底反射损失,或者如超声波穿透法检测),可用以评定材料显微组织的性质、形态及分布,例如检测金属材料的粗晶、过热与过烧、魏氏组织(金属锻件中的一种过热组织)、碳化物不均匀度、球墨铸铁的碳化物球化率、碳钢的室温拉伸强度以及应力测定等等。已有资料介绍利用因为散射造成的杂波显示及回波波幅的衰减评定来判断机车车轮(含碳量0.53~0.61%的珠光体钢)的珠光体组织中渗碳体片层间距,从而辅助判断车轮的屈服极限与耐磨性。还有资料报道把超声衰减特性用于材料的疲劳试验(在疲劳试验中,试件内部的自身摩擦和晶格畸变能导致超声波散射,破断面的局部塑性变形能导致超声能量的被吸收)以及用于钢的断裂韧性评价。把超声衰减特性与声速特性相结合,已经可以用于测定例如钛合金中的含氢量(降低钛合金发生氢脆的危险性)以及评定铝合金的时效质量等等。 |
§2.1.1.4 超声波的速度特性 |
同一波型的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在同一材料中,不同波型的超声波也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当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密度、内含物比例、浓度、聚合物转化率、强度、温度、湿度、压强(应力)、流速等等存在差异或发生变化时,其声速也将出现差异。 |
利用专门的声速测定仪或利用普通的超声脉冲反射型探伤仪或测厚仪,将未知声速的材料与已知声速的标准试样比较,从而可以测出材料的声速或者声速变化,可以应用于: |
(1)材料物理常数的测定,如: |
根据物理学中的关系式,一般有:声速C=(E/ρ)1/2,式中的ρ为材料密度,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由于声速受材质的各向异性、形状及界面的影响,并且根据超声波的振动形式不同而要分别采用各自的弹性模量,因此: |
在气体和液体中的纵波速度(气体和液体中只能存在纵波)有:CL=(K/ρ0)1/2,式中的K为材料的容变弹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ρ0为无声波存在时介质的原静止密度。 |
在固体中: |
直径小于超声波波长的细棒中轴向传播的超声纵波速度有:Cl=(E/ρ)1/2,式中的E为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ρ为材料密度 |
直径大于超声波波长的粗棒中轴向传播的超声纵波速度有:CL=1/2=1/2 |
式中的K为材料的容变弹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G为材料的切变弹性模量,σ为材料的泊松比(材料在力的方向上出现纵向应变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也会产生横向应变,它们之间的比率称为泊松比,这是材料的物理特性)。 |
横波声速有:Cs=(G/ρ)1/2=1/2 |
瑞利波声速有:CR=[(0.87+1.12σ)/(1+σ)]·(G/ρ)1/2 |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 |
Cl/CL=[(1+σ)(1-2σ)/(1-σ)]1/2;Cs/CL=1/2;CR/Cs=(0.87+1.12σ)/(1+σ); |
E=Cl2·ρ·[(1+σ)(1-2σ)/(1-σ)];G=Cs2·ρ;E=2G(1+σ);...等等 |
利用这些关系式,在测定了声速并已知另一参数时,即可计算得到其他的参数。 |
(2)测量温度:介质中的声速与介质的温度相关,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用于非接触测量介质温度,还可进一步用于指示介质的熔点、沸点以及相变,测量介质的比热、熔解热、反应热和燃烧热,测量介质的纯度和分子量等等。 |
(3)测量流量:超声波在流动介质中传播时(例如气体、液体或含有一定比例固体颗粒的流体传送管道,或者水渠等),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统,其传播速度与静态条件下的速度不同而与介质的流速有关,因而可以根据声速的变化确定流速并进一步确定流量(流通着的流体横截面积x流速)。 |
(4)测量液体的粘度η:根据切变声阻抗Z与(η·ρ)1/2(η为液体的粘度,ρ为液体的密度)存在正比关系,而声阻抗Z=ρ·C,因此通过测量声速并确定了液体的密度后,即可确定液体的密度。 |
(5)应力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随外加应力有近似线性的变化(称为超声应力效应),因此可以利用来测量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的强度、金属的强度和残余应力、紧固件(例如紧固螺栓)上的拉伸应力等等。 |
(6)硬度测量:利用瑞利波在金属表面淬硬层中的速度变化特性,可以确定金属表面的硬度或者硬化层的深度。 |
(7)测定金属表面裂纹的深度:利用瑞利波沿金属表面直接传递和存在表面裂纹时瑞利波绕过裂纹传递的时间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瑞利波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得出裂纹的深度。这种方法称作时间延迟法或渡越时间法、△t法,见右图所示。 (8)测量厚度:根据超声波传播距离X与声速C、传递时间t的关系:X=C·t,例如在采用超声脉冲反射法测厚时,就有:工件厚度d=C·t/2,这里使用分母2的原因是超声探头发射超声脉冲至工件底面并反射返回探头被接收,因此其声路经过了两倍的工件厚度。 利用超声波的速度特性,还可应用于例如球墨铸铁的强度及石墨球化度的测量、确定陶瓷土坯的湿度以确定进窑焙烧的时机、气体介质的特性分析(例如工业用氧气及氮气的纯度、动物呼吸的新陈代谢速率、气体中某一组分的含量变化等),以及测量石油馏分的密度、氯丁橡胶乳 | | 超声时间延迟法测定 表面裂纹深度 |
液的密度等等。总之,超声速度特性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测量技术中的应用是很多的。 |
§2.1.1.5 超声波的谐振特性 |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我们可以利用超声谐振仪把频率可调的超声波(主要利用纵波)入射到被检工件中,当超声波与工件的固有频率发生频率共振时,相向传播的入射波与反射波互相叠加形成驻波,此即纵波垂直入射的厚度共振,如右图所示。 利用这种谐振特性,可以应用于: (1)测厚: 试样厚度为d,在其中传播的超声波波长为λ,则在发生谐振时得到:d=λ1/2=2λ2/2=3λ3/2=...=n·λn/2,式中n为任意正整数,亦即此时被检工件的厚度等于谐振超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 当试件材料的超声波速C为已知时,根据声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C=λ·f,可以得到在厚度共振时的超声波频率:fn=C/λn=n·C/2d,当n=1时,f1=C/2d,这f1就是厚度共振的基频,由于任何两个相邻谐波的频率之差等于基频,则有:fn-fn-1=nf1-(n-1)f1=f1,因此可以利用谐振仪确定厚度共振时两个相邻谐波的频率,则工件厚度为:d=C/[2(fn-fn-1)],或者在两个不相邻谐波的频率分别为fm和fn时,由于:fm-fn=(m-n)f1,因此d=(m-n)·C/[2(fm-fn)] (2)检测缺陷: 当被检工件中存在缺陷时,与无缺陷的相同工件相比,其国有频率将会发生改变,因而谐振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谐振频率改变),从而可以据此检测出缺陷的存在。例如用于测定金属的硬度、检查薄板点焊的质量,特别是用于复合材料及胶接结构的胶接缺陷(如未粘合、脱粘、贫胶等)以及胶接强度的检测,成为专门用于检查胶接质量的“声振检测法”。 | | 试件的驻波 |
超声波谐振特性的一个典型应用是超声硬度计,它是借助超声传感器杆谐振频率的变化来测量硬度,主要用于测定金属的洛氏硬度,采用比较法也可用于其他测量。超声硬度测量的优点是对试件表面的破坏极小、测量速度很快、操作程序简单,特别适合于成品工件百分之百检验,并且可以手握测头直接对工件检测,特别适合于不易移动的大型工件、不易拆卸的部件进行测量。下面以营口仪器厂生产的“HC-IB型超声硬度计”为例做简介: |
在均匀的接触压力下,传感器杆的压头与试件表面接触,则传感器杆的谐振频率会随试件的硬度而改变,通过测量传感器杆的这种谐振频率变化,即可确定试件的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