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LED光子治疗仪在皮肤科的应用
点击次数:195 发布时间:2020/9/23 15:36:00
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元件,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在皮肤性病科、口腔科、疼痛科、眼科、神经科及运动医学科等临床实践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光的波长和颜色不同,LED光通常可以被分为蓝光(400 ~ 470 nm)、黄光(570 ~ 590 nm)、红光(630 ~ 760 nm)、近红外光(760 ~ 1 200 nm)。不同的细胞、组织对不同的光波吸收作用不同,为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医生应根据病灶的部位、深度选择合适波长的LED光开展治疗。
1. 蓝光:在皮肤中的穿透深度约为1 mm,作用于表皮层,常用于浅表性皮肤疾病的治疗,如痤疮、皮肤浅表细菌或真菌感染以及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蓝光发挥抗痤疮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皮脂腺的分泌,使痤疮丙酸杆菌失去生长基质,从而降低其诱导炎症的能力。同时,痤疮丙酸杆菌在蓝光的照射下产生卟啉,卟啉在蓝光作用下可形成氧自由基,进而发挥蓝光的杀菌作用。此外,蓝光有一定的修复急性皮肤屏障损伤的作用。2. 黄光:在皮肤中的穿透深度约为0.5 ~ 2 mm,可到达真皮层,通常应用于治疗黄褐斑、抗皮肤老化和激光治疗术后修复。研究显示,585 nm黄光对人表皮黑素细胞存活率和凋亡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减少黑素的含量。此外,黄光能减轻激光术后的面部红肿,缩短红肿持续时间。
3. 红光:可见光中穿透性*强的光,可穿透2 ~ 3 mm的皮肤,到达真皮层。目前,红光的临床应用范围*广,常被用于治疗痤疮、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促进毛发生长、缓解炎症后色素沉着、预防晒伤及抗菌等。在痤疮的治疗中,红光可以影响皮脂腺分泌和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活性,调节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研究显示,红光可通过刺激表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殖,加速伤口愈合,且红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比蓝光更明显。此外,红光还可抑制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
4. 红外光:根据波长可划分为近红外光(760 ~ 1 400 nm)、中红外光(1 400 ~ 3 000 nm)和远红外光(3 000 nm ~ 1 mm),阳光中的近红外光能够透过云层作用于人类皮肤,深达真皮层。临床应用的红外光主要指近红外光。红外光在皮肤科多用于创伤、溃疡的恢复、面部皮肤年轻化、难治性皮肤病、硬皮病及溶脂治疗,通常与其他波长的光联合使用。研究显示,红外光可提高大鼠的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密度。此外,红外光还可用于敏感性皮肤的治疗,还可通过调节化学介质、舒张血管、增加蛋白质和皮质醇合成、增加内啡肽的合成、减轻炎症并减少缓激肽来减轻疼痛感。
5. 紫外光:波长100 ~ 400 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20 ~ 400 nm)、中波紫外线(UVB,290 ~ 320 nm)、短波紫外线(UVC,200 ~ 290 nm)。UVB广泛应用于白癜风、寻常型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慢性溃疡、冻疮等的治疗应用,尤其是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能用于白癜风的治疗。
LED光源稳定,波段丰富。慢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皮肤屏障受损等可试用LED光治疗,而多波长联合治疗或应用适当的光敏剂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光疗的效果。在应用光敏剂时应注意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波长,并向患者交代避光等事宜。
原创作者:武汉汉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