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员到餐厅老板 由作业引发的创业梦
来源: 碧海银沙 发布时间:2011/12/5 阅读次数:183一次作业引发的创业梦想
2006年,庞智颉正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读大三,教授给主攻商务英语的他布置了一个英文作业:给你一笔钱在大学附近做生意,你会做什么?一个经营餐厅的灵感从颉仔脑中冒出,于是他认真地查找资料,详细的做了一份英文计划。随后的演讲,获得了教授很高的褒奖。让颉仔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作业竟给自己未来的创业埋下了一条伏线。
2008年,颉仔从华南师范大学商务英语系毕业,手上拿着几份面试通知,在薪酬、发展前景和自身兴趣间不断徘徊。一次与同学的外出就餐,让颉仔想起了大三曾经做过的创业作业,并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要找一份给自己打工的工作。
回到家乡湛江,颉仔把大三做餐馆的计划重新找出来,并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创业交流论坛,别人开餐馆的经验加入计划中。为了获取最直接的经验,颉仔还到餐厅应聘做服务员,学习经营的流程。
在家人的支持下,颉仔拿着向家里借的五万块钱作为创业基金,选择了在湛师北门的店面,经过繁杂的装修、招人等步骤后,颉仔的书友茶餐厅正式要营业了。
创业初期:感受天堂和地狱之间
湛师在校师生有2万余人,不少学生会选择外出就餐,面对满座的顾客和厨房里厚厚的点菜单,颉仔却懵了——厨房出菜的速度跟不上。“第一天下来,我感觉像是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很不错的营业额让我十分欣慰,不少客人对出菜速度的抱怨让我心情沉重——他们还会来吗?”
厨房人手有限,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菜式的利润微薄,再多请人肯定是不现实的……颉仔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删减一些比较少人点的菜式,主打招牌菜式,尽量促使多的顾客点相同的菜式,同时,增加一些如蒸菜或者微波炉菜式,加快上菜的速度。
餐馆虽然每天如常地运转起来,但6个月后,颉仔却亏了一万多。
开源节流:简陋小餐厅升级“国际餐厅”
通过和餐饮行业的不断深入接触,颉仔“学到”了很多能降低成本的餐饮业潜规则,但是颉仔坚持不让这些潜规则不会出现在自己的餐厅,哪怕倒闭。半年换了 3个菜单,不断和大厨开发利润较好的菜式,不断加入新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多搞优惠活动,顾客结账的少收零头等……然而,这些措施作用却不明显。
一天,颉仔一如平常地与顾客交谈,客人的一句话让颉仔恍然大悟:“为什么你们店里只有粤菜?一个辣的菜都没有?”颉仔反思之前的开发菜式,一直是围绕自己的喜爱口味来做,以为自己不吃辣,主要来自广东的湛师学子肯定也不爱吃辣。
颉仔马上更改餐厅主打,推出重庆烤鱼、水煮鱼、酸菜鱼等,果然让餐厅赢得了更多顾客。此外,颉仔还学会了关于食材的挑选,保鲜,使用和餐厅的节能方面的知识,降低成本的效益。如此一番开源节流,餐厅很快走上了健康运转的轨道。
热情好客的个性、流利的英语口语还让颉仔认识了两个前来就餐的美国籍湛师外教,外教热心地把澳大利亚、英国、越南、日本、韩国的外教都介绍过来,让简陋的小餐厅拥有“国际餐厅”之称。
开业一年后,餐馆终于实现了健康持续的盈利,尽管不多,颉仔已经满足:“可以安心的给自己打工了。”
展望未来:我要让我的品牌走出湛江
创业一年半后再看回自己当初的计划,颉仔心怀感激。“我当初写在纸上的都是苍白的,念书识字让我学会上网找资料、写计划,但是真正创业的经验,却是开餐馆后遇到的房东,卖菜小贩,厨师,员工,顾客教我的。”
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是资金和经验,在经历了餐饮业多次的“潜规则”后,颉仔认为除了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智力机构指导,“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尤其是对行业潜规则的曝光和治理,营造绿色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消费者,对于创业者,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谈及自己创业的未来,颉仔有着很清晰的目标:打造诚信经营,融合不同地方风味、追求极致味道、价格合理的湛江大学生创业品牌。“我要让我的品牌走出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