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实验装置包括一组三容有机玻璃水箱,每个水箱均装有液位传感变送器;同时具有两路供水系统,一路由德国循环泵、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组成,另一路由变频器、德国循环泵、涡轮流量计组成,通过阀门切换,任何一组供水可以到达任何一个水箱。
另外,该实验装置专门设计了一只常压电加热锅炉,以完成温度控制实验。该电加热锅炉由锅炉、防干烧装置组成。锅炉分内胆和夹套两层,内胆由电加热器提供热源,由一路供水系统提供水源,锅炉内胆装有防干烧装置以确保设备安全;夹套由一路供水系统提供冷却水。通过改变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或冷却水/待加热水的流量来影响内胆水温和夹套水温。锅炉内胆和夹套均安装有热电阻测温元件。
此外,该实验装置还专门设计了一只强制对流换热器,用以完成传热温度控制实验;与此同时,用户可选配纯滞后盘管,用以完成纯滞后补偿控制、内模控制等实验。
系统组成
Ø 控制对象
n 不锈钢储水箱
n 有机玻璃三容水箱
n 不锈钢带夹套电加热锅炉
n 强制对流换热器
n 纯滞后盘管
Ø 系统动力设备
n 德国循环泵
n 电加热管
Ø 检测传感器
n 扩散硅压力液位传感变送器
n 涡轮流量计和流量积算仪
n 电磁流量计
n Pt100热电阻温度测量变送器
Ø 执行机构
n 单相可控硅调压装置:用于调节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
n 电动调节阀:用于调节一路供水的流量;
n 变频器:通过调节离心泵的转速以控制另一路供水的流量。
Ø 控制系统
n 学生实验控制台(柜)
n 带485通讯数据采集与控制的A/D与D/A转换模块;
n 数字仪表控制器: AI818智能调节仪;
n 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Ø 软件系统
n DDC系统实验软件;
n 仪表系统实验软件;
n 西门子PLC系统的组态软件与实验软件;
n MCGS5.5监控与组态软件。
Ø 设备其他指标
n 供电电源:交流电,单相三线220V
n 最大功耗:3.0KW
n 设备尺寸:1450×700×1900
实验系列
具体包括:
Ø 液位控制系列实验
n 三容液位对象特性测试
n 三容液位对象的单回路PID控制
n 三容液位对象的位式控制
n 上下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与抗干扰性测试
n 中下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与抗干扰性测试
n 上、中、下水箱的三闭环液位串级控制与抗干扰性测试
n 上下水箱液位双回路对象特性的获取
n 上下水箱液位的双回路控制
n 上下水箱液位的解耦控制
Ø 温度控制系列实验
n 锅炉夹套温度与内胆温度双回路对象特性的获取
n 锅炉夹套温度与内胆温度的双回路控制
n 锅炉夹套温度与内胆温度双回路的解耦控制
n 纯滞后盘管出口温度的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n 纯滞后盘管出口温度的单回路控制实验
n 盘管出口温度与锅炉内胆温度的串级控制
n 盘管出口温度的单回路SMITH补偿控制
n 盘管出口温度与锅炉内胆温度的串级SMITH补偿控制
n 盘管出口温度的单回路内模控制
n 盘管出口温度与锅炉内胆温度的串级内模控制
Ø 自主设计开发控制系统实验
n 基于MCGS实时数据库,并借助于MCGS脚本程序与中控教仪公司提供的范例程序,师生可自主设计开发具有个人创造性的控制系统,例如神经元控制、专家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现代控制方法;
n 基于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所提供的输入输出实时数据,学生可直接采用Visual Basic或Visual C++自由构造控制系统,使学生体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实现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其编程与调试能力;
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中控科技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作为首批“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之一,中控科技集团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国家高新软件园重点骨干企业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电力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领域等公共事业。
浙江中控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依托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长期的科研积累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以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科技交流和超前的科技产业意识,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先进性、实用性等多方面需求,推出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化工原理及仿真软件、PLC系列、、化工实训、反应工程、分析仪器、足球机器人、流程工业工控模拟演练平台等一系列实验产品,并可提供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在国内众多所高等院校得到成功应用,并已出口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让教育站在科技最前沿”是中控教仪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所坚持的崇高理念。公司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凭借多年从事工业自动化行业雄厚的技术底蕴和丰富的现场经验,致力于将现场运行稳定可靠的工业化产品带入高校实验室,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与工业现场、与社会应用的无缝接轨,使高校实验室真正站在科技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