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献 > 技术交流 >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些特点
1.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实质上只发生在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之间,由于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以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间存在结构的互补性,二者相互结合,在适宜条件下,出现可见反应。二者的空间构型互补程度不同,结合力强弱也各异,互补程度越高,结合能力越强。但是这种特异性也不是绝对的。假使两种化合物有着部分相同的结构,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可出现交叉反应。
2.可见性
天然抗原分子表面一般含多种抗原决定簇,也可含多个同一抗原决定簇,从而可提供多个抗体分子结合的部位,故为多价。若抗体分子是单体IgG,仅有两个Fab段,其能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是为2价。在抗原—抗体反应中,若不考虑抗原、抗体的数量比例,则很可能出现抗原或抗体过剩。由于过剩一方的结合价不能被完全结合,多呈游离形式存在,故仅形成小分子复合物,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结果。若抗原、抗体的数量比例恰当,抗体分子的两个Fab段分别与两个抗原分子结合,相互交叉连接成网格状复合体,反应体系中基本无游离的抗原或抗体。此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明显反应物(沉淀物或凝集物)。因此,确定抗原、抗体的最适比例十分重要,应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稀释,以确定最适比例。
在恒定量的抗体中加入递增量的抗原形成抗体复合物(沉淀)的量见图。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抗体比例最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zone fequivalence)。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带和抗原过剩带。如果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物形成,在免疫测定中称为带现象(zone phenomenon)。抗体过量称为前带(prezone),抗原过量称为后带(postzone)。在用免疫学方法测定抗原时,应使反应系统中有足够的抗体量,否则测得的量会小于实际含量,甚至出现假阴性。
3.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非共价结合,结合稳定且可逆。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被解离,如低pH值、高浓度盐、冻融等。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是抗原抗体间的固有结合力,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因此可用亲和层析法来提纯抗原或抗体。
4.阶段性
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反应的可见阶段。在特异性结合阶段,抗原决定簇和相应抗体Ig的Fab段的高变区相互吸引而特异结合,反应进行较快,大多在几秒钟至数分钟内即可完成,但无可见反应出现。在可见阶段,在抗原与抗体特异结合的基础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中的电解质、温度等,表现为凝集、沉淀和细胞溶解等反应。此阶段较长,可历时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但若为单价抗体或半抗原,则仍不出现可见反应。这两个阶段并无严格界限,往往第一阶段反应还未完全完成,即开始第二阶段反应。
关键词: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易推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易推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
使用,并注明"来源:易推广"。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② 本信息由注册会员:上海锐聪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并且负责版权等法律责任。
易推广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