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话题 #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 冲上热搜,再一次把违规添加成分的护肤品和商家带到大众眼前。
在2015年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为化妆品中禁用组分(序号783)[1],注意这里不仅仅是婴幼儿护肤品,而是所有化妆品中都不允许添加。
而现实情况是,需要更细心呵护的婴幼儿,所使用的护肤品反而是糖皮质激素添加的重灾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63种网售婴幼儿湿疹产品中激素类药物进行检测,护肤品和消毒品种均检测出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其中“妆”字号产品检出率为5.9%,7批消字号产品中,有4批检出,检出率高达57.1%。[2]
婴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供其使用的护肤品在上市前,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于化妆品中的激素检测,主要针对的是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3]。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红、热、痒、肿这些症状,快速地解决如湿疹、尿布疹等婴儿常见的皮肤问题。但长期使用时,糖皮质激素会通过皮肤的吸收,引起多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国家标准中(GB/T 24800.2-2009)中规定了41种糖皮质激素的两种检测方法,分别是针对定量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和针对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的定性筛选薄层层析法。[4]
性激素添加在化妆品中,具有多种作用。但是,长期使用添加性激素的化妆品会产生大量副作用,甚至有致癌的危险。目前,化妆品中性激素的分析技术主要有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抗生素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但它同样是化妆品中的禁用组分。研究化妆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对政府更好地实施卫生监督、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化妆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
要对婴幼儿护肤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单从是否含有激素、抗生素出发也不够完善——婴幼儿与成人皮肤的差异巨大,他们的皮肤角质细胞小,经皮水分散失高,表皮层薄且皮脂含量少,与成人相比,他们的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均不完善,皮肤的渗透性强,防御能力差,因此要更加谨慎。
我们还可以从婴幼儿护肤品的眼刺激性和皮肤刺激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随着体外替代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眼刺激性替代检测方法。如基于SIRC细胞的短时间暴露法(Short Time Exposure,STE),牛角膜混浊和渗透性试验(BCOP),鸡胚绒毛膜尿囊膜法(Het-CAM),基于3D角膜模型的眼刺激性测试方法(OECD TG492指南)等。
博溪生物成功建立了基于3D角膜上皮模型——BioOcullar®,它与人角膜上皮结构类似,经验证,该模型可实现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及配方的眼刺激性检测。
我们可以采用皮肤封闭斑贴法,在人体上进行实验:将受试物于封闭斑贴中贴于健康人背部24 h,揭斑贴后0.5h,24 h 和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对比,观察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根据红斑及焦痂和水肿的大小记分,统计有阳性反应的人数,从而进行评估。
我们还可以采用体外3D皮肤模型替代法——3D表皮模型与皮肤结构相似,将皮肤模型用受试物处理、染色后,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的染色与对照组是否发生变化,观察表皮结构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测定组织活力和屏障指数来评价产品有无皮肤刺激性。
根据104278例医院问诊统计数据显示,婴幼儿湿疹患病率高达32%,而有超过50%的婴幼儿都会在某个时期至少经历一次尿布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屁股”。[5]
对于湿疹、尿布疹等炎症性皮肤疾病,可采用标准治疗和基础性治疗,前者需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或内服药物,后者的重点在于皮肤保湿及消除加重病情的刺激物,提升皮肤屏障功能,可以通过使用婴幼儿护肤品达到以上功效。故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针对婴幼儿开发相对应的产品。
我们以湿疹和尿布疹的功效评价为例:
婴幼儿的湿疹发病主要是由于外源刺激物引发炎症反应(TSLP通路)、屏障结构破坏和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含量下降。
那么在婴幼儿护肤品开发和评估产品的功效性时,我们也可以从发病机理入手,从抗炎和提升屏障功能两个角度出发。
类湿疹皮肤模型模拟患湿疹的婴幼儿皮肤,受试物作用于模型后,通过检测湿疹特异性炎症因子、组织活力、皮肤屏障指数、屏障相关蛋白含量和角质层脂质组分等多项指标,来综合评估产品对湿疹的作用效果。
如图,空白对照组中,细胞核染为蓝色,细胞核外周的细胞质染为浅粉色,皮肤模型结构分层明晰,而湿疹诱导组中,细胞的细胞核发生固缩,细胞核外周的细胞质染为深粉色,这是刺激物诱导产生了炎症反应、损伤了活细胞的表现。
而样品组的染色结果可以看出,样品对湿疹的修护效果较好。
尿布疹的发病因素比较单一,主要是外界刺激物引起的。外界的刺激物破坏屏障,小分子刺激物或抗原等通过损伤部位进入皮肤后导致细胞死亡,释放炎症因子,启动炎症反应。(详戳→《基于体外检测的婴幼儿尿布疹产品的开发及评价策略》)。
那么针对尿布疹的产品的开发也可以从机理出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对尿布封闭区的潮湿环境调整或与之隔离,添加抗炎或者能够提升屏障功能的活性物。
我们可以通过FLG表达来确定尿布疹产品配方。如图中绿色荧光部分为FLG染色,可以明显看出样品组对FLG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及对屏障功能有提升作用。
“大头宝宝”的事件并非个例,作为消费者,我们要理智消费,辨别虚假宣称、夸大宣传。作为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我们要恪守本心。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在我们共同的守护下,平安长大。
美丽洞察平台是依托于博溪生物,专为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发的集日化行业信息、知识、 技术与资源共享为一体。欢迎了解~
参考文献:
[1]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 董亚蕾,乔亚森,黄传峰,王海燕,孙磊.网售婴幼儿湿疹相关产品中激素类药物的检测及调查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0,43(05):28-31.
[3] 齐尚忠.化妆品中激素和抗生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4(06):74-77.
[4] GB/T 24800.2-2009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
[5]向欣, 申春平, 徐子刚,等. 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皮肤病初诊病例统计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 40(9):5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