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热搜:通用机械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安防监控

频道
通用机械 电子元器件 行业设备 五金工具 电工电气 仪器仪表 安防监控 专用汽车 照明灯具 化工原料 涂料 塑胶 建筑原料 皮革 冶金
猜您喜欢
推荐阅读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献 > 燃气测试仪器 > 空气污染与健康

标题空气污染与健康

   

提供者:上海联曼实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9/3/27   阅读次数:688次 >>进入该公司展台

空气污染与健康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本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世界上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人,数千人的死亡。

   二氧化硫、颗粒物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比1995年减少111万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到200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吨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730万吨。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和腐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和气道阻力增加,继续不断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居民长期接触接近年平均浓度超过10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短期接触日平均浓度超过25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能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患者病情恶化。从我国全球大气监测资料分析,北方几个城市(沈阳,北京等)居民区大气飘尘年平均超过400mg/m3,二氧化硫为100mg/m3左右;冬季飘尘日平均浓度超过500mg/m3,二氧化硫约为250mg/m3,均明显地超过或相当于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恶化水平。

  上海市分析了1974-1982年大气中二氧化硫与飘尘浓度和这9年中人群死亡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有些地区则是由于大气污染严重,致使儿童肺功能和免疫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儿童免疫能力降低,易感染传染性疾患,使慢性气管炎患病率增加。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的儿童,长大成人后,又有可能导致慢性肺部疾病患。燃煤型污染物危害健康的现象,在一些污染较重的城市已经明显的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有文献报道,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求诊次数与周围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水平有关。

   硫酸雾和酸雨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英国评价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当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导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响而造成每年约8000人早死,10,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500人,臭氧的影响为12,500早死和9900人住院。

   汽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 

  从近几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来看,虽然煤烟型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城市大气环境整体质量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些指标的监测结果还呈递增趋势,说明大气污染源的结构在发生变化。监测分析表明,机动车辆排气型污染已代替煤烟型污染,成为城市主要大气污染源,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 以上海为例,199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机动车CO,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污负荷分别约占该区域内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总量的76%,93%和44%。如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机动车排污分担率将进一步上升至94%,98%和75%。

  汽车尾气对北京市大气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今年九月底至十月中下旬,北京出现多日的无风闷热天气,污染物不能扩散稀释,致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市民感到浓重的污染物刺激咽喉和眼睛,咳嗽,呼吸不畅。人们亲历了环境污染之苦以后,痛感现在已经到了非治理环境污染不可的时候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也有重蹈工业发达国家污染事件的危险。北京市拥有各类汽车1987年为42万辆,1997年已超过120万辆,10年间增加两倍。这些汽车给北京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大气中有害物浓度是1987年的十几倍,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碳氢化合物,苯并(a)芘和铅等。尤其是含有较高浓度的苯并(a)芘和铅。苯并(a)芘在体内是强烈的致癌物质。铅影响造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特别是影响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神经和智能的发育。碳氢化物、氮氧化合物、醛类等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相互作用,可以生成光化学烟雾,使毒性加剧。`从以上的分析和实际情况来看,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居民健康,尤其对老人、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以及交通警察的身体健康危害更大。

   铅 

  汽车尾气的危害程度受汽油成分的直接影响。由易挥发,易爆的低沸点的石油馏分组成的汽油主要成分为辛烷,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过去人们通常添加一定量的四乙基铅,因此根据添加剂是否含有铅,将汽油分为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两大类。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中含有铅,它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扩散到大气中能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身体健康。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铅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系统的。对神经,血液和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内分泌,免役等系统以及儿童的身体发育均有毒性作用,其中神经系统和血液-造血系统对铅最敏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机动车辆高倍数增加,环境铅污染已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铅能够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有人估计血铅每升高10mg/l,智商平均下降0.25。同时幼年时低水平的铅接触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神经行为方面的缺陷有关,应引起全社会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后强制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大气中铅的浓度明显下降。这对保障人群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有积极作用。但是不要忘记,这些方法虽然消除了汽车尾气带来的铅污染,却产生了新的潜在健康危害。目前无铅汽油中常用芳烃,烯烃,含氧化合物以及异构烷烃取代四乙基铅,主要有芳香烃类物质,甲基叔丁基醚,羰基锰,醇类等,这些新型汽油添加剂在增加了汽油的抗爆性的同时提高了汽油的辛烷值,增加氧的含量,使汽油充分燃烧,降低了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排出,但不同添加剂的单独或混合使用无疑增加了汽油的成分,使汽车尾气的构成更趋复杂化。芳香烃类物质尤其是苯具有诱变性,甲基叔丁基醚虽然急慢性动物实验及有关的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但在美国的实际使用中有人主诉一些神经行为症状。事务总是矛盾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因此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基本的策略应该是监测--干预--评价。第一步,通过对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的监测,掌握了情况;第二步,针对问题制订对策,进行干预治理;第三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再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循环往复,将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人群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好。

  治理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了“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综合防治规划;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污染,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污染;大力研究开发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做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治理;强化“两控区”环境监督管理。

  治理汽车尾气污染 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应该改进汽车工艺,研究开发环保型的汽车,研究发展汽油的代用品。针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强机动车出厂管理,提高机动车整车性能;加强机动车落户管理;加强机动车运行及维护管理;改善道路设施;改变燃料结构,大力推广无铅汽油;向发达国家学习,大力研究,开发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安装先进高效的尾气净化装置。在交通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疏通道路,减少汽车怠速,慢速行驶的时间。

  加强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监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方,大气污染水平及其不良的影响仍在逐年上升,有的地区大气污染甚至越来越严重。与大气污染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污染政策及措施势在必行。应该加强环境监测,除了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一些公认的大气主要污染物,还要扩大监测范围,如对PCB和PCDD等危害很大的污染物的监测,同时应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毒理学研究,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结合,正确评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加强环境卫生标准的研制。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知识教育 大气污染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加强环保意识和环境卫生知识的教育,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应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易推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易推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

使用,并注明"来源:易推广"。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信息由注册会员:上海联曼实业有限公司 发布并且负责版权等法律责任。

最新产品 - 今日最热门报道-分类浏览 - 每日产品
  • 易推广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