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电棒钢锭模存在以下缺点:
- 材料与制造方面:
- 材质缺陷:常用的灰口铸铁强度较低,在经受高温、急冷急热和撞击等作用时,易产生裂纹,导致钢锭模寿命不高;球墨铸铁虽抗拉强度优于灰口铸铁,但导热性较差,在高温区易引起钢锭模内腔变形而造成卡锭,且成本比灰口铸铁高。
- 制造复杂:大型或复杂形状的钢锭模制造过程复杂,需要高精度的模具和先进的铸造工艺,制造成本高、周期长,且易出现缩孔、砂眼、夹渣等铸造缺陷。
- 使用性能方面:
- 脱模困难:凝固后钢锭在钢锭模间的粘附力较强,不易脱模,尤其是小吨位、瘦长的钢锭在脱模时易拉断,且脱模后钢锭表面易出现大的结疤、裂纹及氧化皮等缺陷,降低钢锭成材率。
- 冷却效率低:通常采用缓冷方式,冷却速度慢,冷却时间较长、效率低,当空气温度较高时冷却速度更慢,且钢锭体积越大冷却时间越久,影响工作效率。
- 使用寿命短:在使用过程中,钢锭模要承受高温钢水的冲刷、急冷急热的热应力变化以及机械碰撞等作用,容易出现裂纹、变形、磨损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缩短,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停机时间。
- 生产效率受限:整体式的钢锭模在浇注过程中,每次浇注后都需要等待钢锭冷却、脱模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浇注,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 产品质量方面:
- 内部缺陷:传统的下注法浇注电棒,熔炼后期对钢的质量净化效果差,易产生非金属夹杂等缺陷,影响电棒的质量和性能。
- 表面缺陷:因涂料涂刷、树脂固化剂配比、固化剂酸值、搅齿磨损、振实台不足、底部防铁水冲涮措施不当、挡渣板设置不合理、空气湿度大砂型受潮等因素影响,易使钢锭模表面产生夹砂、夹渣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