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管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机械处理
- 喷抛丸除锈:通过大功率电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使钢砂、钢丸等磨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对中注管表面进行喷抛射,可清除铁锈、氧化物和污物,还能使表面达到所需的均匀粗糙度。一般喷丸除锈用于中注管内表面处理,抛丸除锈用于外表面处理。
- 工具除锈:可采用钢丝刷等工具对中注管表面的氧化皮、铁锈、焊渣等进行打磨。手动工具除锈能达到Sa2,动力工具除锈能达到Sa3。
化学处理
- 酸洗:一般采用化学酸洗的方式,能使中注管表面达到一定的清洁度、粗糙度,为后续处理做准备,通常作为喷丸(砂)后的再处理。
- 酸洗钝化:通过酸洗,可去除中注管表面的颗粒、油污及其他杂质,还能通过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显著降低表面的化学活性,提高耐腐蚀性。
热处理
- 光亮退火:在严格的氢气保护气氛或真空环境中进行高温加热,能消除中注管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同时表面会自然形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钝化膜,提高耐腐蚀性能,改善表面形态结构。
- 渗碳处理:如对于一些采用特定材质制作的中注管,可进行高温渗碳处理。例如稀土镁球墨铸铁制作的中注管内衬,与渗碳剂装入箱中密封后,于车底式加热炉中加热到950℃,保温2h进行渗碳处理,可使表层和内层具有足够高的含碳量。
其他处理
- 电镀:通过电镀工艺在中注管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如铬、镍等,可以提高中注管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 涂层处理:在中注管表面喷涂防腐涂层、耐高温涂层等,如涂塑钢管就是在钢管表面喷涂塑料涂层,可有效防止管道腐蚀、磨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