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致使大气环境质量不佳,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约束对能源战略和能源供求技术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许多情况下,环境因素比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基于空气质量要求的二氧化硫容量。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00万吨左右时,全国大部分城市的SO2浓度才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于酸雨控制的二氧化硫容量。全国最多能容纳SO2为1620万吨左右。但是,从预测来看,到2010年和2020年,即使按照低方案计算,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将分别达到3443万吨和4056万吨,按照高方案,则将达到4072万吨和5738万吨,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基于氮氧化物环境容量。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全国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不会高于2000年全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1890万吨。如果对能源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不加控制,根据低方案预测,仅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就可能从2000年的198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889万吨和2020年的3521万吨。如果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未来20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要加倍。基于环境标准日益严格。经过30年的环境建设,中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总量控制连同排污单位的浓度达标和总量要求,共同构成了中国环境管理的主线。按照这一要求,中国“十五”时期的二氧化硫将从2000年的1995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1820万吨。就电力行业而言,2005年中国发电总量将达到2万亿千瓦时以上,比2000年增长48.4%,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长45.6%,供电煤耗仅降低3.1%。这就要求所有新建火电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老的火电机组也必须同时安装与控制目标相应的脱硫装置。为完成总量控制目标,到2005年脱硫机组至少应占火电机组容量的19%,这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制约。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3亿-20亿吨,分别为1998年的1.5-2.2倍。202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水平在0.9-1.3吨。2020年以后中国将难以回避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承诺。随着温室气体的限排,二氧化碳的边际削减成本将趋于上升。就碳排放控制而言,能源部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未来中国能源的发展将受到来自全球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所要求的经济投入,将迫使中国的能源部门必须重新定位。
因此,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我们在规定我们的发展的预测中,预测我们GDP增长的同时,制定了两个方面规定,一个是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到2015年下降10%,也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这两项指标的总量要减10%。
在大气污染方面,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按空气质量要求,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更为严格的总量控制。目前已对SO2进行了严格的总量控制,高度关注快速增长中的氮氧化物。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因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应为: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显著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所以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公司生产了针对SO2,NO,NO2,CO2等污染气体的检测仪器ET5100。